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订单交期“塌房”:您的企业正在被客户拉黑!

  • 职场
  • 2025-02-06 14:35:05
  • 2

订单交期“塌房”:您的企业正在被客户拉黑!

“以客户为中心”是每家企业挂在墙上的口号,但现实却是:客户总在被迫接受“跨公司跨部门协作”的煎熬!

销售一觉醒来“天塌了”,几十个未读消息和邮件,充满了客户的催促和咆哮。当订单交付频频失信,再强的销售团队也难挽颓势,甚至会丢失订单,丢失客户。

2025年,产销协同的胜负手,不再是技术堆砌,而是能否让数据真正服务于客户需求。

一、客户之痛

你的“承诺”为何总在打脸?

场景1:全球库存连环劫

销售与供应链的“数据时差”

“美国仓有2000台库存!”销售向客户拍胸脯保证。然而发货时,新加坡分公司已调走1800台——各地库存数据每日仅同步一次。客户暴怒,销售红温。其实,可用库存还有,但是不知道之前被哪个销售号称客户急用,占用库存已经超过3周未发货,数据监控不到位,所以看上去,无货可发。

场景2:跨洋订单的“信息黑洞”

“货船到底过没过苏伊士运河?”德国客户每日追问。销售在微信群@货代、报关行,却收到三版矛盾进度:生产部说离港、物流显示海关查验、船公司官网无更新。30天的海运周期,客户被迫经历5次“信息过山车”。

场景3:薛定谔的交期

承诺为何总在变?

“上次45天,这次变70天?”面对客户咆哮,销售盯着Excel里手工排产表冒冷汗。没人告诉他:模具维修占用15天产能,越南工厂假期吃掉5天,红海航线临时绕道……

企业自检

客户下单时,能否在1小时内甚至几分钟内获得比较精准的交期?

订单履约率是否低于80%?是否依赖销售“抢资源”救火?

客户查询订单进度,是否需要等待超2小时?为什么不能像电商一样?

为维持基础服务,企业是否投入了50%以上的运营人力成本?

如果以上问题刺痛了你,症结在于:传统数字化系统按“职能”设计,而非以客户为中心。数据割裂的代价,终由客户买单。

二、华大智造

从“万封邮件”到“一键可视”的破局

效率黑洞

全球销售日均发送1.2万封邮件追问订单进展,回复延迟超8小时。

交期失信

跨组织协作导致交期波动率达30%,客户满意度不足80%。

核心人效低

30%的供应链人力用于重复性数据核对,而非业务优化。

基于汉得H-ZERO平台与甄一科技一步云SCM,实现三大突破:

全球订单实时可视化

客户可像“查快递”一样追踪订单状态(生产中/装箱中/运输至某港口)。

智能ATP交期计算

供应链数据自动聚合,5分钟内生成可承诺交期,库存锁定准确率提升至98%;并且避免无效锁定。

组织间交易自动化

报关、物流、财务结算全链路打通,人工干预减少70%。

成果量化

客户交期答复效率提升80%,满意度跃升至92%。

订单履约率从78%提升至95%,库存周转率优化30%。

供应链团队从“救火队”转型为“优化专家”,释放了计划部门优秀的员工效能。

三、2025产销协同的本质

从“职能割裂”到“客户服务的穿透”

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销售如何“承诺”,而在于能否让承诺100%兑现。

传统模式

销售、计划、供应链各自为战,数据困在Excel与邮件中。

汉得&甄一方案

以客户需求为起点,反向打通全链路数据流,让每个环节为“客户承诺”服务。

未来已来

当AI深度融入,我们产品正在进行迭代,并与一些客户开始进行尝试,销售前端可直接调用实时产能、库存、物流数据,客户问题秒级响应。

但核心始终不变——“以客户为中心”不是口号,而是每个数据节点的必然选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客户,能够看到2025竞争只激烈,贸易战的窘境,将客户至上变成真的落地服务能力,用我们的产品方案,用AI大胆探索,帮企业坚固“客户完美履约”这一生存之本。

产销协同的终极目标,是让客户忘记“跨公司跨组织协同”的存在——因为一切承诺,本该如此确定。

携手汉得,共铸硬核竞争力!

订单交期“塌房”:您的企业正在被客户拉黑!

订单交期“塌房”:您的企业正在被客户拉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