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北京商场延续年经济热度

  • 生活
  • 2025-02-10 07:46:03
  • 5

  来源:北京商报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商场仍在使出全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2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各大商场购物中心正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迎接元宵节的到来。当春节假期期间的多地区多元客群转化为平时的本地客群时,非遗文化、夜经济、首发经济成为实体商业延续消费热度的重要手段。同时,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跨界合作等途径也为商场在2025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商场延续年经济热度

  非遗文化带动元宵节热度

  农历正月十五,民间素有“赏花灯”的习俗,这也为北京线下商场提供了新的营销热点,北京多家商场已提前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做足了准备。其中,北京超极合生汇将在元宵节期间举办提灯巡游、猜灯谜、汉服换装、点花钿系列主题活动;中粮·祥云小镇将全场光影变装更换为更有元宵节气氛的花灯宫灯,提升场内的赏灯过节气氛;北辰荟也将在元宵节前后为消费者带来闽浙地区的板凳龙表演等多场国家级非遗演出。

  从这些商场活动中不难发现,非遗文化、夜经济正成为延续春节消费热度的重要手段。在商场中庭摆摊售卖国风饰品的店主杨慧(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商场将在元宵节这天延长营业时间,并举办一些赏花灯、猜灯谜的营销活动,自己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在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做准备,希望能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干一场。

  在现场,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摊位上摆放着杨慧自己制作的一些宫灯、柿子、元宵饰品以及各种花卉摆件。“现在国潮文化是消费热点,正赶上元宵节的到来,商场的客流肯定会有所增长,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借着这个热度再集中售卖一些商品。”杨慧说道。

  想要借助元宵节热点的不止杨慧。中粮·祥云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为了迎接正月十五的到来,商场已提前准备多版美陈布置的方案,同时场内热门餐饮店铺已通过多倍备货等方式做足充分准备。fudi会员超市也已经提前备货,上新各类传统及创意元宵产品迎接元宵节的到来。“今年元宵节的特色产品将侧重低糖、无糖型元宵,符合当前消费者更加健康的消费选择,超市内的餐饮窗口将于元宵节活动期间为食客赠送元宵。”fudi会员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发经济赋能本地客群

  元宵节过后,北京商业即将迎来常态化运营阶段。此时春节的热度已经散去,如何延续年经济的热度成为当下实体商业们正着重思考的问题。对此,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青松直言,“回归正常运营后,想要博得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商业项目们还是要拿出新东西来,发力首发经济用新亮点赢得新关注”。

  在首发经济方面,朝阳大悦城、王府中環、三里屯太古里等多家商场已率先发力。其中,朝阳大悦城举办了小马宝莉全国首展、名侦探柯南30周年纪念展、国漫之光不良人全国首展、韩国K-POP一线男团SEVENTEEN全国首展等多场IP首展,还将引入Aesop大悦城系首店、American Vintage旗舰店等多家品牌新店。王府中環在地下一层引入了短句Short Sentence北京首店,首个鄂尔多斯1980 cashmere lab独立店也在商场东座三层开业。三里屯太古里也将进一步强化潮不停流品牌精神,强化项目独特性创新零售体验的旗舰店、首店,陆续引入Dior、芬迪、蒂芙尼等奢侈品品牌。

  “这些首店、首展的引入将极大满足当下消费者对新鲜事物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能借此机会吸引大量消费者,激发消费欲望,释放消费潜力。”杨青松进一步解释称,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线下实体商业的客群已从多地区多元客群转变为平时的本地客群,发力首发经济将成为线下商业体们服务本地客群、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北辰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初,商场引入了全国首家全高帧LED影院——华夏电影中心,华夏电影中心自大年初一正式开幕以来,累计吸引超1万人次到场观影,实现票房收入40万元,综合上座率达30%。

  北京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进入2025年,新的市场环境将对北京线下商业提出新的要求。2025年北京市商务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北京市将完成西直门等15个商圈改造升级。出台多元消费融合发展行动方案,集成推介七大场景百余项标志案例,出台首店首发征集指南,举办全球首发节,打造“京彩四季”北京城市消费活动主题品牌,引导开展3000余项促消费活动。

  如今,各大商业项目已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了2025年的发展方案。其中,王府井商街将持续繁荣首店经济,今年将引入至少45家首店、旗舰店,着力打造成首店首发、首秀首展集中地。北京超极合生汇西区即将正式开业,今年项目将以西区开业为重点进行发力。朝阳大悦城也将在今年对商城9层超50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换新,携手头部书店文化品牌落地全国旗舰店,进一步激发北京文化(维权)消费潜力。

  为了实现2025年北京商业的发展目标,北京市商务局专家委员潘好龙表示,实体商业们可根据商圈定位针对项目发展的特点,通过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跨界合作等途径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完成发展目标。如对商场外立面进行改造;挖掘具有北京特色的本土品牌;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等,提升商业项目的吸引力。

  北京商报记者 王思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