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对标对表落实要求 三大期交所将加快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 汽车
  • 2025-02-10 08:25:03
  • 1

对标对表落实要求 三大期交所将加快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王 宁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稳步推进常态化运作,推动更多资金参与,因地制宜拓宽实施区域。支持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开发。

  多家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期货市场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助力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为期货行业拓展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树立新目标、提出新要求。接下来,将加快提升市场运行质效和产业服务水平,对标对表落实要求,走深走实服务好各类实体企业。

  创新“保险+期货”业务模式

  近年来,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等主要市场参与者致力于提升市场运行质效和产业服务水平,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进行诸多探索与实践。

  “在普惠金融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以期货活水浇灌实体产业,践行中国特色的期货‘支农支小’。”大商所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持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项目模式,并探索推出“银期保”等覆盖从种到卖全周期的服务新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等项目,积极调动期货公司、产融基地等各方力量,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试验田”。

  据统计,2015年至2024年,大商所累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持开展了1350个“保险+期货”项目,保障玉米、大豆、鸡蛋、生猪等品种现货1948万吨,共实现赔付超19亿元,帮助181万户农户稳住了基本收入、稳住了种养积极性、稳住了农业生产。

  多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积极发挥期货功能,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农业“痛点”,探索优化“订单+期货”“保险+期货”等金融支农服务新模式,为众多农民提供稳收增收新工具。

  郑商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自试点“保险+期货”项目以来,陆续采取小规模分散项目建设方式,先行先试,逐渐积累起项目运作经验,如2019年开始稳步扩大项目试点范围,采取县域(或乡镇)覆盖项目建设方式,边试边改,在更大试点区域内连续实施项目,检验业务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超200个,项目保障金额近300亿元,承保相关品种种植面积近800万亩,折合现货规模近400万吨,服务农户近60万户,保险理赔累计金额超8亿元。

  多家期交所相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

  大商所相关人士表示,一是做好绿色低碳品种的上市研发储备;二是围绕绿色标准优化已上市品种合约规则;三是继续以产业服务为抓手在更大范围推动期货“支农支小”,完善“保险+期货”标准化业务体系以及继续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的培育支持力度;四是通过科技赋能加快推动“数字大商所”建设。

  郑商所相关人士表示,将推动丙烯期货期权上市,修订花生、铁合金以及粮油类品种业务规则,推出聚酯领域跨品种套利指令,持续优化交割布局;创新“保险+期货”业务模式,优化“商储无忧”项目。

  加大绿色衍生品研发投入

  《实施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研发更多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绿色低碳期货期权品种。

  广州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将继续立足服务绿色发展的定位,加快完善期货品种布局。一是深入挖掘光伏、锂电、风电等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品种,加快推进铂、钯、氢氧化锂期货上市。二是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事关国民经济基础领域的重大战略品种研发上市,加强对绿证、CCER等品种的研究,积极服务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三是探索研究光照、风力、降水等新能源气象指数品种,助力新能源发电产业更好管理天气不确定性风险。

  上述大商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大商所持续跟踪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需求,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如在去年上市原木期货和期权,为我国林农林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国储林项目充分履行“为国储材、为国出材”战略职责,以及进一步落实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此外,还积极推动“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模式的应用,目前已在主粮和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电力销售等典型场景落地8个项目。后续,将继续做好天气指数及其衍生品应用推广和产品设计,并稳步有序推进再生钢铁原料等绿色低碳品种的上市研发储备。

  近年来,郑商所主动适应并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为企业绿色转型贡献期货力量。据上述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为推动铁合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结合铁合金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实际情况,郑商所进一步完善钢铁产业绿色产品制造标准体系,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联合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共同开展期货市场促进铁合金产业绿色发展暨“绿色助企”专项试点工作,推广铁合金绿色产品认证,助力铁合金行业绿色发展。未来,郑商所将持续加大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再生产品等绿色衍生品研发投入,探索推进现有适宜品种的绿色转型,更好服务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