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高返佣”保险成洗钱新手段 谁该担责

  • 资讯
  • 2025-02-12 21:45:06
  • 5

  来源:北京商报

  保险返佣和洗钱,因犯罪团伙的“撮合”而产生了交集。江苏检察网2月12日消息,一个专门以购买保险拿高额返佣、为境外诈骗分子洗钱的犯罪链条被斩断。

“高返佣”保险成洗钱新手段 谁该担责

  案件显示,2023年,林某从老乡叶某处打听到了几个“赚快钱”的项目,以购买大额保险的方式进行洗钱。部分保险公司为提高业务员的积极性,在保险生效后会返还一定比例的佣金,叶某了解到这一规定后,便打起了通过“高额返佣”来洗钱的主意。

  据调查,林某等人通过熟人牵线,与保险公司业务员搭上了关系,并确定了冷门但“高返佣”的险种。一旦诈骗分子将钱款打入保险公司账户购买保险,业务员便立即将高额佣金返给林某等人,再由他们将变现资金以虚拟货币的形式返给境外诈骗分子。

  “高返佣”,有多高?以购买10万元的保险为例,诈骗分子只要将10万元诈骗款一打入保险公司账户购买保险,业务员就立即将7.6万元佣金返到林某提供的银行账户里。再由林某以U币(即USTD泰达币,是一种虚拟货币)的形式返给境外诈骗分子。

  自此,一个完整的洗钱犯罪链条形成。经查,2023年5月至6月,叶某等人将陕西、浙江、上海等地的6家企业账户内的200余万元诈骗款“洗白”,帮助境外诈骗分子完成赃款“变现”。经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林某、叶某等6名被告人三年六个月至九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

  那么,“高返佣”的保险,缘何成为洗钱案的导火索?

  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对记者分析表示,主要是因为其高额返佣机制为犯罪分子提供了资金转移的渠道。

  保险产品销售往往会有正常的保险佣金作为业务员的收入,李超对此表示,但部分保险业务员为了追求短期快速签单或达成其业绩,会私下违规返还一定比例的佣金给客户或业务介绍人。犯罪分子利用这一机制,将非法所得存入保险账户,随后通过返佣提取合法资金,从而完成洗钱过程。

  这一现象虽然存在,却并不常见。李超也表示,保险公司通常有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和监管机制,能够有效识别和防范此类风险。然而,当保险公司对业务员返佣的监管不严,或者业务员法律意识淡薄时,犯罪分子就可能利用这一漏洞进行洗钱活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起案件的成功揭露和起诉,不仅彰显了有关部门打击洗钱犯罪的有力举措,也提醒了消费者?要警惕利用保险进行洗钱这一新型犯罪手段。

  需要关注的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进一步强化了反洗钱工作的法律保障。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应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加强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工作。

  李超表示,保险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给客户进行违规“高返佣”可能带来的洗钱风险,保险公司需要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反洗钱法规。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业务员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参与洗钱活动。大众则应警惕“高返佣”的诱惑,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增强法律意识,不参与洗钱犯罪,通过合法途径购买保险,避免轻信“高返佣”的诱惑。保险消费者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内容和费用结构,不盲目追求“高返佣”,了解洗钱犯罪的危害,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洗钱活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