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一折以下定价成常态,多家消金公司加速“出清”不良资产

  • 国际
  • 2025-02-25 13:25:07
  • 2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2025年开年,已有兴业消金、蚂蚁消金、招联消金、捷信消金等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包。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不良资产包价格低至“一折”。比如,蚂蚁消金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为5.81亿元,公开竞价起始价为5020万元,约为0.86折;兴业消金2025年第一期1.02亿元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为457万元,约为0.4折。

这样的定价是否合理?界面新闻记者联系了多个消金公司,这些公司均表示不予置评。有消金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这个定价处于行业正常水平。

他解释说,不良资产转让定价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资产自身的情况、宏观环境、市场态势、资金成本、处置费用、市场供求关系等,都有关系。“从行业普遍情况看,一般不良资产转让定价多在1折左右。可以简单理解为,经过多轮催款催不回来的资产,要回钱的概率已经很低,因此定价是比较合理的。”

不良资产加速出清

银登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挂牌转让和成交的不良贷款规模较2023年有所增长,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合计414.4亿元,仅次于股份行。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开年至今,已有蚂蚁消金、中邮消金、捷信消金、四川锦程消金、北银消金、中银消金等众多消金公司进行过挂牌转让。

2月7日,兴业消金上架了两期个贷不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分别为1.02亿元和1.05亿元,逾期天数约为420天。2月5日,蚂蚁消金披露了一期涉及39432户借款人的不良贷款,平均逾期天数为383.87天,未偿本息总额达5.8亿元。

1月,捷信消金、中信消金、湖北消金也分别挂牌了不良资产包。其中,捷信消金和中信消金各自挂出两期不良资产包,两期合计未偿本息总额分别约为10.97亿元、1.01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界面新闻记者说,监管机构对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设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促使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处置不良资产以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对金融机构自身而言,处置不良资产可以优化资产结构,腾出更多资金和资源用于发展优质业务,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消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明显加速,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期望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不良贷款转让能够助力机构减轻历史包袱,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风控等业务上。

起拍价低至一折

一边是不良资产的供应量大,另一边则是起拍价在降低。

例如,捷信消金发布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项目竞价起始价为2150万元,约为未偿本息总额6.99亿元的0.31折;南银法巴消金的30.69亿元不良资产包,起拍价为3114万元,约为0.1折。

有城商行特资部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属于正常水平,个贷不良资产风险较大且繁琐,有些已逾期好几年,收回概率较低,所以折扣率降低。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为4.8%,平均本金回收率则是7.3%。2024年一、二季度、三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4.6%与8.8%、4.1%与9.0%、5.8%与9.4%。

苏筱芮表示,从处置价格来看,不良资产包1折以下定价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有不良资产包低至0.1折。消费金融公司敲定这类起始价时,考量因素与贷款业务基本属性有所关联。

例如,逾期时间越长,回收可能性越低,故价格也会产生更大折扣;再如件均越大,同样也会影响到回款效果。考虑到贷后压力,一些持牌消金已在贷前端收紧准入,从源头规避价格走低等情况。

一般来说,折扣率是衡量不良贷款转让价格的重要指标,折扣率越低,意味着相对于贷款本金,实际转让价格越低,即市场对这类资产的估价越低。

叶银丹分析说,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包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产包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和回收不确定性。市场对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评估较为谨慎,投资者对不良资产质量和回收前景存在疑虑。为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者会压低不良资产购买价格,导致折扣率降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