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时间财经
日前,射频前端芯片企业飞骧科技再度冲击资本市场。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飞骧科技已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在A股上市,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仍计划登陆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飞骧科技第二次尝试上市。2022年10月,该公司首次向科创板递交IPO申请,拟募资15亿元人民币,但在2024年9月撤回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随后于当年10月终止了审核程序。
盈利困境与现金流危机
飞骧科技2024年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107.25%。然而,这一表面繁荣下,存在诸多潜在危机。
公司此前累计亏损超过11亿元,直至2024年上半年才首次实现盈利。尽管毛利率从2021年的3.1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20%,但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98亿元,占营收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高研发投入未能转化为盈利能力提升,反而加重了财务负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在招股书中预测2024全年净利润可能仍为负值,区间为-0.55亿至1.09亿元。
“这种情况下重启IPO,决策合理性值得商榷。“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表示。
飞骧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同样堪忧。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负,严重依赖筹资活动维持运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近3.6亿元,但除货币资金之外的应收货款及其他速动资产约6.9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高达5.97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30%。
公司给予经销商的信用账期普遍较长,部分甚至达到120天,远超行业均值。这种宽松的信用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售增长,但也显著加剧了公司的现金流风险。同时,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整体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意味着公司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预计到2025年营运资金缺口累计金额将达到10.4亿元。
此外,飞骧科技在产品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尽管公司在5G模组、Wi - Fi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取得一定进展,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5G模组、Wi - Fi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收入已接近2023年全年,收入占比已接近50%,但对4G产品的依赖仍是其市场竞争力的一大软肋。随着行业头部企业逐步退出低端市场,飞骧科技在4G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受到挤压。
在客户结构方面,飞骧科技存在过度集中问题。公司95%以上的收入通过经销商实现,且客户结构过于集中。前五大客户贡献了公司超70%的营收,且主要依赖传音、联想等非头部手机厂商。这些客户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客户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将对公司的营收和盈利能力构成严重冲击。
公司治理与IPO进程暗礁
公司治理良好并不等同于IPO顺利推进。在飞骧科技看似正常的IPO进程背后,实控人负债、历史财
务造假问题以及控制权转让的真实性与合规性等诸多问题,正成为公司IPO之路上的重重“暗礁”。
飞骧科技实控人龙华及其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合计负债近6900万元,这一负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给公司的IPO进程埋下了巨大隐患。若上市进程延迟或失败,龙华及其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可能面临股权冻结或控制权变动的风险。尽管公司声称已与债权人签订补充协议以降低风险,但这种协议的实际效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旦债权人采取激进措施,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将可能遭受重大冲击,进而影响IPO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前实控人潘清寿曾涉财务造假被终身市场禁入,这一历史问题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给飞骧科技的IPO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公司声称已与前实控人彻底划清界限,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提升内控与治理透明度,但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态度意味着,任何与财务造假相关的公司都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和监管。飞骧科技作为曾涉财务造假公司的关联方,其IPO审核过程无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质疑。这种质疑不仅可能延长审核时间,更可能增加审核不通过的风险。
实控人由潘清寿转为龙华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同样受到市场的广泛质疑。交易所在两轮问询中均对此提出了质疑,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股权转让、控制权变更等的真实性。更为关键的是,据媒体报道,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同样令人担忧。龙华在收购控制权时的资金来源和负债情况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如果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等不合规行为,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IPO进程,更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一旦控制权转让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无法得到证实,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将受到严重质疑,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稳定。
市场竞争与技术短板困境
在看似繁荣的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中,飞骧科技正面临着市场竞争与技术短板的双重困境。
尽管飞骧科技在国产GaAs工艺出货量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并在5G - Advanced、毫米波模组及Wi - Fi 7芯片领域有所布局,但其与卓胜微、唯捷创芯等竞争对手相比,在高端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市场竞争力仍存在明显差距。卓胜微、唯捷创芯等竞争对手不仅在技术上更为领先,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也占据明显优势。飞骧科技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微乎其微,技术短板限制了其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提升。
飞骧科技此前起诉慧智微专利侵权但败诉的案例,暴露了公司在专利布局和保护方面的不足。这一败诉不仅可能引发其他竞争对手对其技术专利的质疑和挑战,还可能对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构成潜在威胁。专利纠纷可能使公司陷入应诉和维权泥潭,分散其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注意力。这种分散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能削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一边是国产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一边是累计亏损、现金流危机与历史财务造假阴影。飞骧科技能否突破技术短板、改善资本结构、消除历史阴影等问题,或将是其能否成功IPO的关键。对监管层而言,如何在支持国产芯片产业发展与维护资本市场健康之间寻求平衡,同样是一道难题。在这场资本与科技的博弈中,市场将是最终裁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