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多路资本用“真金白银”夯实做多底气

  • 情感
  • 2025-04-11 07:40:04
  • 1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险企、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加入稳定资本市场行动,增持ETF等产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4月8日以来,已有7家上市券商披露回购或股东增持计划,其中国泰海通证券已实施首次回购。

  银行理财公司

  加入稳市行动持续增持ETF

  ◎记者魏倩

  美国“对等关税”阴云之下,资金雄厚的国内银行系资管机构也加入稳定资本市场行动。4月10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已经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4月10日晚,中银理财官微发文表示,坚决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面对近期市场波动,迅速研判,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同时,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

  作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达1.88万亿元。该公司表示:“下阶段,中银理财将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切实发挥国有大行全资子公司的市场先导者和稳定器作用。”

  交银理财4月10日表示,近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交银理财快速研判市场形势,在保持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

  交银理财是交通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39%。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公司将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邮储银行旗下中邮理财,去年管理产品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该公司10日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水平,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的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中邮理财介绍,其打造了“弹性收益含权产品系列和服务上市公司全周期融资”的权益体系,成立以来参与定增、港股IPO、股票和未上市股权等权益投资累计超过150笔。

  浦发银行旗下浦银理财10日表示,近日公司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ETF,包括宽基指数、行业指数,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

  作为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浦银理财也是一家管理产品规模超过1.3万亿元的理财公司。浦银理财表示,坚信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企业盈利韧性与成长潜力将为权益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公司秉持理性判断,积极贯彻“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主动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以实际行动为市场注入信心,为实体经济发展筑牢资本支撑,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据悉,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就通过买入ETF,以加大布局权益类资产。

  券商

  回购增持队伍扩大业绩预喜彰显韧性

  ◎记者徐蔚

  一季度“喜报”连连。4月10日,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国元证券披露业绩预告或快报,一季度均实现业绩“开门红”。目前,一季度业绩预喜的上市券商已有10家,亮眼的净利润增速展现出行业的蓬勃生机。

  回购增持也在加速推进。4月8日以来,共有7家券商披露回购或股东增持计划,预计将为市场注入20亿元至39亿元的增量资金。4月10日,国泰海通证券已火速实施首次回购。

  头部券商领衔行业高增长

  证券业当前业绩“喜报”频传,特别是一些头部或绩优券商的较快增速更令人欣喜。

  4月10日晚,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中信建投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8.43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中金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58亿元至21.0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

  国元证券于同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3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38.40%。

  此前,包括国泰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情况,业绩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国泰海通证券以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领跑,同比增长350%至400%,剔除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9.73亿元至33.83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此前长期领跑的中信证券则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

  多家券商在一季报中提及,业绩增长得益于证券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罗钻辉认为,一季度多家券商业绩表现亮眼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市场交投活跃;二是多数券商上年一季度存在低基数效应。

多路资本用“真金白银”夯实做多底气

  “低基数下,预计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表示,一季度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强,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虽然一季度债市有所下跌,但考虑到股市表现较2024年同期更好,权益投资和股衍业务收入预计同比改善。

  券商回购增持呈现新动向

  除了以业绩爆发与稳市共振外,券商还采取了回购、增持方式直接下场参与购买自家股票。部分券商行动迅速,火速落地首笔交易。

  4月10日,国泰海通证券首次回购300万股,占总股本的0.017%,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回购价格区间为16.49元/股至16.72元/股。4月9日,国泰海通证券董事会刚刚审议通过了回购股份方案,回购资金总额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35元/股,回购期限不超过3个月。

  4月8日以来,东方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先后公告拟回购公司股份,长城证券公告称其控股股东计划增持长城证券股份。根据这7家券商披露的计划,其回购与增持行动将为市场注入20亿元至39亿元的增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回购增持呈现两大新动向:一是多家券商溢价回购,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回购价格上限达到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倍,彰显券商对估值修复的强烈预期;二是实施周期压缩,多家券商明确将在3个月内完成回购,较传统的1年周期大幅提速,释放“抢筹”信号。

  险企

  纷纷表态加仓中国太保已出手

  ◎记者何奎

  在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的背景下,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信美相互人寿等险资机构近日纷纷表态将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其中,中国太保近日已经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

  手握巨资的险资机构未来将配置哪些领域?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险资机构投资负责人获悉,险资投资以大类资产配置思路为主,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ETF波动性相对于个股较低,是险资加仓配置权益类资产的重要方向。此外,对于细分行业和个股而言,险资机构认为,红利、农业等防御性板块表现会相对占优。

  一家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依旧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险资机构需要兼顾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因此配置ETF可以满足相关要求。

  上海一家大型险资机构权益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A股和H股市场都在反映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影响。短期来看,配置策略可以更加注重防守,具体的配置方向上将关注“红利+内需基建”两条主线。

  “资产配置结构上,红利、农业等防御性行业表现会占优。”上述权益投资负责人说,一方面,风险偏好下行期,这些行业估值相对不敏感,成为投资者集中避险的方向;另一方面,稳定类红利(如银行、交运、公用等)和农业等由内需主导,且需求较稳定,基本面受关税冲击相对较小。

  近日,监管部门上调险资机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进一步打开了险资增配权益的空间。信美相互人寿首席投资官徐天舒表示:“在当前环境下,目前市场估值还是合理的。我们近期或许会考虑加仓。”

  随着权益配置比例提升,险资增量资金或将继续配置红利资产。

  方正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险企对高股息等红利标的投资和关注度持续提升,以便平滑资产再配置压力。在险资入市及利差损压力的背景下,预计险资增配高股息的权益资产意愿较强,红利板块或有持续增量资金流入。

  市场人士表示,险资未来可能的配置板块,从其调研动向中亦可窥见。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共有130多家险资机构参与调研,合计调研超1600次。其中,消费电子、通用设备、医疗器械、专用设备等行业的关注度较高。

  又有多地力挺上市公司稳股市

  ◎记者李少鹏于瑶张问之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风波引发的市场波动,国内各地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坚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各地上市公司纷纷以增持回购等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信心。

  四川: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增持

  据统计,4月8日以来,四川已有7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公告,金额上限39亿元,掀起新一轮增持回购热潮。同时,2家公司披露分红计划,分红金额超14亿元;10余家公司披露业绩快速增长、签订重大合同等利好信息,传递中国经济向好的上市公司力量,释放市场稳定的强力信号。

  具体来看,四川国有企业带头响应,迅速启动“大手笔”回购增持。4月8日,五粮液、川投能源、四川路桥等多家四川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国资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计划。合计来看,四川国资股东的增持金额上限已超34亿元,相关公司回购金额上限已超过5亿元。其中,五粮液大股东五粮液集团公司继2024年6月完成增持5亿元后,宣布再次增持5亿元至10亿元。

  四川的科创板公司也踊跃回购,展现科技企业担当。4月8日以来,中无人机公告2亿元回购计划,极米科技等在川科创板企业继续踊跃实施前期回购增持计划,为市场稳定贡献科技力量。

  陕西:用实际行动展现市场韧性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陕西上市公司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韧性。

  4月9日晚,金钼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金钼集团拟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以不低于0.7亿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公告显示,当日金钼集团已开始实施该增持计划,斥资1898.74万元增持了200万股公司股份。

  同样真金白银出手的还有隆基绿能。4月8日,隆基绿能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当日早盘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05万股,增持金额1500.93万元。

  诺瓦星云、国际医学则对前期披露的回购计划作出调整。诺瓦星云将第二期回购公司股份方案金额上下限分别提高50%,回购金额从5000万元至1亿元调整为7500万元至1.5亿元;国际医学将前期发布的回购计划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调整为“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

  未来,陕西证监局将持续深化与市场各方的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推动辖区上市公司提升市值管理水平。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综合运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并购重组等市场化工具,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向市场传递积极预期,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

  青海:加大调研力度了解企业诉求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针对近期关税政策变化,青海证监局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引导辖区上市公司积极应对。

  首先,青海证监局全面迅速摸排风险底数,了解对上市公司影响程度,建立跟踪台账。同时,通过向上市公司宣讲政策等方式,坚定企业信心,并指导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

  其次,青海证监局积极引导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现金分红、市值管理等方式,持续提升企业投资价值。同时,辖区3家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建立市值管理专项制度。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宣布以来,青海辖区2家国有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增持计划。

  具体来看,西部矿业4月8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西矿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4月7日起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为357万股至5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5%至0.222%,增持价格不设固定价格区间。

  盐湖股份则在4月9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计划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票,增持股份总数量不少于21166.29万股,本次增持计划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中国五矿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择机实施增持计划。

  此外,青海证监局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走访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精准对接企业诉求,努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宁夏: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主动作为

  4月10日,宁夏证监局、宁夏国资委联合召开辖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资本市场市值管理工作部署,结合当前形势,彰显国企担当,全力稳信心稳市场。

  前期,宁夏证监局与宁夏国资委等部门已签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合作备忘录》,明确从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投资者回报、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六方面,以更大力度、更加实际的举措,支持国有上市公司用好各类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会上,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围绕公司战略布局、市值管理计划等开展交流发言,均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积极布局、规范开展市值管理,常态化加大现金分红,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近期,宁夏上市公司积极发声,传递利好信号。东方钽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增长4.57%至30.71%。威力传动公告,公司4月7日实施首次回购,回购股份10.04万股,成交金额为510.96万元。

  座谈会上,各方一致认为,国有上市公司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市值管理等方面争当排头兵,将市值管理融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中,积极实施回购增持,加大分红力度,增强分红稳定性、可持续性。同时,靠前发力、主动作为、着眼未来,持续提升应对资本市场乃至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能力。

  宁夏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宁夏证监局与宁夏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协作,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主动作为,合规有序利用市值管理工具,推动上市公司市值稳步提升,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助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

  甘肃:用好市值管理工具

  面对A股市场波动,甘肃2家上市公司加入增持回购行列,金额上限达3.2亿元,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稳定,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具体来看,皇台酒业4月7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甘肃盛达集团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6000万元至1.2亿元。4月8日,酒钢宏兴(维权)发布公告,公司计划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个月内回购股份,回购金额1亿元至2亿元。

  另据统计,目前甘肃已有5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发布了运用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工具实施回购增持的公告,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15%,涉及金额达5.87亿元。

  未来,甘肃证监局将继续加强与甘肃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等监管部门沟通协作,共同引导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积极运用市值管理工具,进一步提升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话要说...